抢票VIP是穿着“马甲”的加速包
时间:2022-02-10 作者:佚名 来源:广州市消费者委员会
在一些消费投诉平台上,有不少消费者都表示掉进抢票软件的“VIP陷阱”——“购票不成功,VIP的钱不退”“软件设置了‘试用VIP’选项,一点进去就直接扣费甚至没有扣费确定选项”“抢票页面并没有任何提示取消试用VIP要扣款的说明”。(据1月25日《工人日报》报道)
过去几年,抢票软件的主要营销点是加速包。随着铁路部门对加速包的不断揭底,抢票加速包在市场上的活跃度和吸引力有所下降。但抢票软件的VIP营销模式成功接过了加速包的大旗,依然在上演着的抢票割韭菜剧情。
透过媒体的调查和消费者的反馈,不难得出判断:所谓的抢票VIP并没有什么加速抢票功能或贵宾优先购票功能,其实质依然是诱导式收费,不过是穿着“马甲”的加速包,瞄准的还是消费者的钱包。
抢票软件平台利用VIP模式诱导式收费,不仅涉及契约问题,还涉及法律问题。如果平台在消费者选择购票服务甚至预先支付票款时并未告知消费者需要以VIP身份保障出票成功,在面临出票的节点时,又临时要求消费者购买VIP,既违反了合同的约定,也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公平交易权。12306网站已经确定有票,抢票软件平台还在忽悠消费者“抢票成功时间未知”或“取消车票”,就构成了虚假宣传,欺骗误导了消费者,触碰了法律底线。而用购票成功率诱导消费者购买VIP,购票不成功,又不退费,减轻甚至免除了抢票软件平台责任,加重了消费者责任,对于消费者不公平、不合理,属于霸王条款。消费者只要点“试用VIP”就直接扣费,抢票页面没有任何提示取消试用VIP扣款的说明,则属于强制交易。
铁路部门应像解剖抢票加速包一样,帮助消费者看清抢票VIP的套路,摒弃浮躁抢票心态。同时,持续优化12306网站建设,充分满足消费者的购票需求,给消费者提供购票便利与实惠。
市场监管部门、消协组织有必要针对抢票软件平台虚假误导宣传、强制交易、违法格式合同、侵犯消费者权益等问题进行调查,利用查处、问责、约谈、责令整改、信用惩戒、曝光问题、发布警示等方式,倒逼抢票软件平台守住诚信底线和法律底线,规范营销行为,为消费者营造更加公平、透明、诚信、适法的购票环境。
对于抢票VIP,消费者也要擦亮眼睛,透过表象看本质,少一分盲从和依赖,多一分理性和谨慎。
原文链接:http://www.guangzhou315.cn/show-18-23464-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识骗、防骗、拦骗 缺一不可
下一篇:别让电商特供变成劣质产品特供
最新信息
- 2022-02-10李强会见加纳总统马哈马
- 2022-02-10省文化和旅游厅召开专题推进...
- 2022-02-10李强同朝鲜内阁总理朴泰成会...
- 2022-02-10中国农业科学院智能烘干技术...
- 2022-02-10李强会见朝鲜劳动党总书记、...
- 2022-02-10海南“双节”26场赛事点燃...
- 2022-02-10全国政协办公厅 中共中央统...
- 2022-02-10丁薛祥同俄罗斯副总理诺瓦克...